京剧黄鹤楼全剧剧情介绍

京剧《黄鹤楼》是一出非常经典和著名的传统剧目,通常属于武生老生的代表作。其故事主要取材于“黄鹤楼送别”的著名传说,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关羽(关云长)在长沙时,与友人范仲淹(或历史上更接近的是赵云,但京剧多以范仲淹或虚构人物演绎此情节,此处按常见京剧版本介绍)在黄鹤楼依依惜别的故事。

全剧剧情简介:

  1. 送别缘由: 关羽奉命镇守长沙,与同僚范仲淹(或赵云)情谊深厚。由于时局变化或个人原因(不同版本略有差异),关羽即将调任他处,或在执行完任务后需要离开长沙,与范仲淹(或赵云)在黄鹤楼进行分别。

  2. 黄鹤楼辞别:

    • 剧情的核心场景发生在黄鹤楼。关羽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回忆起与友人的过往情谊以及国家的现状。
    • 范仲淹(或赵云)也来到黄鹤楼,与关羽相见。
    • 两人互诉衷肠,表达对彼此的敬重和惜别之情。关羽可能表达自己镇守边关、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
    • 他们感慨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更加珍惜当前的友谊。
  3. 赠礼与叮咛: 在分别之际,范仲淹(或赵云)可能会赠送给关羽一些礼物,如酒、信物或战袍等,以示祝福和提醒。关羽也可能会赠礼,并叮嘱友人一路平安,或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

  4. 依依不舍: 两人站在黄鹤楼前,长时间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直到友人的身影消失在视野尽头,仍然怅然若失。

  5. 抒发情怀: 剧目的高潮部分,往往是关羽(或双方)在分别后,独自一人时,通过唱段(如西皮流水、二黄等)抒发内心的复杂情感:有对友情的珍视,有对未来的憧憬,有对国家责任的担当,也有离别的不舍和惆怅。音乐和表演(特别是武生的身段、眼神和马鞭动作)在此环节至关重要,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艺术特色:

  • 唱腔优美: 《黄鹤楼》的唱段是京剧中的精华,尤其是关羽的唱腔,高亢激昂又不失英雄气概,情感表达非常丰富。
  • 表演精彩: 剧中有很多精彩的表演片段,如关云长搓手、整盔甲、喝酒、弹指、上马等一系列身段和动作,充分展现了关羽的性格特点和武生(或老生)的表演功力。
  • 场景象征: 黄鹤楼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历史感和诗意的场景,为离别的主题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 情感真挚: 剧目虽然武打场面不多,但着重于刻画人物之间真挚的友情和离别的伤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京剧《黄鹤楼》通过描绘关羽与友人黄鹤楼前的依依惜别,展现了英雄人物深厚的情谊、高尚的品格以及对国家责任的担当,是一出集唱、念、做、打(尤其是唱和做)于一体的优秀传统京剧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