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吴汉》是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情节,通常出现在第五十二回至第五十四回之间(不同版本或评书版本可能略有差异)。这个情节主要讲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汉中防线,设计“收”降将吴汉的故事。
以下是对《收吴汉》情节的介绍:
背景:
- 在诸葛亮北伐曹魏之前,汉中是蜀汉的重要战略要地。
- 曹魏大将夏侯渊在汉中与蜀汉大将黄忠交战时阵亡,其副将吴汉继任主帅,继续与蜀汉对峙。
- 吴汉勇猛善战,但性格急躁,且与蜀汉的关羽曾有旧怨(关羽曾因吴汉未及时救援而被责备)。
诸葛亮的计谋:
- 诸葛亮得知吴汉要进攻汉中,为了防止吴汉利用其军事才能威胁蜀汉,决定将其“收服”。
- 诸葛亮派遣使者前往曹魏,假意“招安”吴汉,声称要封赏他高官厚禄,并许诺让关羽做他的副手。
- 诸葛亮在使者口中极力夸大关羽的威望和才能,并暗示吴汉若归顺,将能与关羽并肩作战,成就一番功业。
吴汉的犹豫:
- 吴汉收到曹魏的“招安”使者,内心十分犹豫。
- 一方面,曹魏的封赏对他很有诱惑力;另一方面,他忠诚于汉室,不愿背叛曹操。
- 更重要的是,他担心自己若归顺曹魏,会失去关羽这个昔日的对手和朋友,感到十分为难。
诸葛亮的设计:
- 诸葛亮知道吴汉的性格,知道单纯的封赏和许诺无法打动他,于是设计了一个圈套。
- 诸葛亮先派遣关羽的弟弟关平(或关羽的使者)前往曹魏,传达关羽的“口谕”,说关羽对吴汉的归顺表示欢迎,并希望与他共同破敌。
- 关平还假意透露,如果吴汉归顺,关羽会把自己的兵符印信交给吴汉使用。
- 这个消息对吴汉来说更是巨大的诱惑,因为他知道兵符印信的重要性,有了它就可以指挥关羽的部队。
吴汉中计:
- 吴汉被诸葛亮的计谋彻底迷惑,相信了关羽会接纳他,甚至愿意把兵权交给他。
- 他决定接受曹魏的招安,并准备率军南下进攻汉中。
- 然而,就在此时,诸葛亮突然派遣大军出击,将吴汉的军队重重包围。
- 吴汉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仓皇逃窜。
结局:
- 吴汉虽然勇猛,但在诸葛亮的计谋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 他最终被蜀汉军队生擒,不屈而死(或投降后被杀)。
- 诸葛亮通过“收吴汉”这一计策,不仅除掉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也消除了蜀汉北伐的后顾之忧,巩固了汉中的防线。
意义:
- “收吴汉”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用兵如神的典型代表。
- 这个情节展示了诸葛亮不仅擅长军事,更擅长心理战术和谋略。
- 它也反映了三国时期人才争夺的激烈程度,以及忠诚和背叛在乱世中的复杂表现。
《收吴汉》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高潮的情节,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也体现了吴汉的勇猛和性格弱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