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的剧情主要围绕以下事件展开:
回目: 国贼行凶杀义士 江风怒起走连船
主要人物: 黄盖、周瑜、曹操、程普、蔡瑁、张允
剧情介绍:
这一回的核心事件是赤壁之战前夕,曹操设计陷害并杀害了东吴的重要将领黄盖。
-
周瑜定计: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运用火攻的计策,但需要有人冒险将火船送入曹军水寨。他找到了老将黄盖,说明火攻计划,并请黄盖前往诈降。黄盖明知此行九死一生,但为了国家大义,慨然应允。
-
曹操生疑: 黄盖在出发前,写了一封诈降信给曹操,表达自己愿意归顺。信中暗示自己对周瑜不满,并提到蔡瑁、张允二人与周瑜有旧怨,可能暗通款曲,建议曹操除掉这两个人。曹操收到信后,对蔡瑁、张允产生了怀疑。
-
蒋干再荐: 曹操虽然有些怀疑,但仍然想听听蔡瑁、张允的口供。他派了早已被周瑜利用过的谋士蒋干,再次去诈降。蒋干见到蔡瑁、张允,假装与二人叙旧,并偷听到他们似乎在密谋些什么(实际上是黄盖假意透露的,让他们演一出戏给曹操看)。
-
曹操中计: 蒋干返回曹营后,将听到的“密谋”内容报告给曹操。曹操本就心存疑虑,加上黄盖诈降信的暗示,更加坚信蔡瑁、张允二人是内奸,密谋要投降东吴。在曹操的盛怒之下,不加审讯,直接下令将蔡瑁、张允斩首。
-
国贼行凶: 蔡瑁、张允是曹操派去征讨东吴的重要将领,他们的被杀,纯粹是曹操的猜忌和误判,是典型的“国贼行凶”行为。这不仅削弱了曹军的指挥能力,也为东吴火攻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
江风怒起: 在曹操杀害蔡瑁、张允之后不久,长江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大风。这股狂风正有利于黄盖驾驶装满引火物的船只靠近曹军水寨并点燃大火。周瑜和黄盖正是利用了这股东风,成功实施了火攻,给曹军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总结:
第七十四回通过黄盖诈降、蒋干盗书、曹操误杀蔡瑁张允等情节,生动地展现了曹操多疑的性格以及东吴内部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的英雄气概。曹操的猜忌和滥杀,最终反而帮助了东吴,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创造了关键条件。同时,“江风怒起走连船”也预示着火攻即将开始,战局将发生重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