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水浒传全剧剧情介绍

京剧《水浒传》并非一部独幕剧,而是一个庞大的系列,通常由多个连台本戏组成,或者以“水泊梁山”和“受招安”两大阶段为核心,包含许多精彩的单出戏(折子戏)。其剧情主要依据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前半部分。

以下是京剧《水浒传》全剧(通常指主要故事线)的剧情介绍:

核心主线:

故事围绕着北宋末年,以宋江、卢俊义为首的108位好汉,因各种原因被逼上梁山泊,建立农民起义队伍,反抗腐朽的朝廷统治,最终接受朝廷招安,却在中原大战中失败,英雄们或死或伤,结局悲壮。

主要阶段与情节:

  1. 背景与起因(逼上梁山):

    • 腐败与不公: 展现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奸臣高俅、蔡京等把持朝政,陷害忠良。
    • 个人遭遇: 描述众多好汉如何因遭奸臣迫害、官府欺压、朋友遭难等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流落江湖,最终汇聚到梁山泊。
    • 代表性事件(多为单出戏):
      • 鲁智深: 豹子头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后因打闹野猪林被刺配,最终在五台山、大相国寺等处,因无法忍受欺压而闹事,最终上梁山。
      • 武松: 打虎英雄武松因兄长被嫂子与西门庆谋害,为兄报仇,杀嫂后逃亡,后在快活林、十字坡等地遭遇西门庆、张都监等人的追杀,最终在武松归家途中得知真相,血溅鸳鸯楼,后也上梁山。
      • 宋江: 及时雨宋江原为郓城知县,因私放晁盖(黄泥岗劫生辰纲),被高俅追捕,被迫上梁山。
      • 林冲: 被高俅迫害,家破人亡,最终在风雪山神庙彻底断绝退路,上梁山。
      • 杨志: 杨家将后裔,武举出身,因失陷花石纲被贬,后想重新做官,却因卖刀被牛二纠缠,失手杀死牛二,再次被贬,最终无奈上梁山。
      • 吴用、智多星: 智谋过人的吴用,因哥哥吴用被陷害,也上梁山。
      • 公孙胜、关胜、呼延灼等: 各路英雄也因不同原因加入梁山。
  2. 梁山壮大与英雄排座次:

    • 宋江、吴用等将梁山泊治理得井井有条,不断壮大势力。
    • 通过“聚义厅”或“忠义堂”排定座次,梁山好汉按武艺和功劳分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 此阶段常有各种英雄大会、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故事。
  3. 接受招安:

    • 宋江一心想为朝廷效力,除奸臣,以证明自己的忠心。
    • 在宿太尉等人的劝说下,梁山好汉接受朝廷的招安。
    • 但此决定在内部引起争议,特别是卢俊义等部分好汉认为不应背弃梁山兄弟。
  4. 征讨与失败:

    • 征讨辽国: 招安后,梁山好汉首先被派去征讨辽国。虽然取得一些胜利,但损失也很大,如关胜、林冲等在战斗中受伤或牺牲。
    • 征讨田虎: 接着,朝廷命梁山征讨反叛的田虎(山西)。经过激烈战斗,最终平定田虎。
    • 征讨王庆: 之后,又征讨反叛的王庆(江南)。此役同样艰苦,但最终胜利。
    • 征讨方腊: 朝廷派梁山征讨江南巨盗方腊。这是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役。
      • 重大损失: 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梁山好汉伤亡惨重。史载“三败俱伤”,即宋江、卢俊义、吴用等主要将领都身受重伤或失去战斗力。七十二地煞死伤过半,一百零八将最终幸存者寥寥无几(据说只有27人)。
      • 英雄陨落: 许多著名好汉在此役中牺牲,如李逵(被毒死)、鲍旭、樊瑞、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时迁等。
      • 宋江之死: 平定方腊后,宋江在杭州六和寺染上重病,自知难愈,最终病逝。
      • 卢俊义结局: 卢俊义在征方腊后也坠马受重伤,被认为是被奸臣暗算所害(被飞刀射中)。
  5. 尾声:

    • 梁山事业基本终结,幸存者或隐居,或被朝廷封官(但多为有名无实或被监视)。
    • 体现了“忠义”理想在残酷现实面前的破灭和悲剧性。

京剧特色:

  • 京剧《水浒传》会选取其中的精彩片段作为单出戏上演,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武松杀嫂》、《林冲雪夜奔》、《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醉打山门》、《花荣射雕》、《时迁偷鸡》、《浪里白条江州醉打浪子》、《李逵负荆》等等。
  • 这些单出戏往往情节集中、冲突激烈、人物鲜明,充分展现了京剧的唱、念、做、打等表演特色。
  • 如果是连台本戏,则会按照上述主线,将各个阶段的故事连起来表演,篇幅非常长。

京剧《水浒传》以其宏大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和精湛的表演,生动地演绎了梁山好汉反抗压迫、追求正义(尽管最终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故事。